镇江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镇江景点

[切换城市]
镇江站> 镇江旅游> 镇江景点
  • 真人CS基地
  • 介绍:丹阳名流生态农庄始建于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对外营业,是集垂钓、观光休闲、会议、餐饮、娱乐、农事参与为一体的江苏省二星级乡村旅游点。丹阳名流生态农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已与2012年7月建成并正式启用。该基地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建有以惊险刺激为亮点的高空断桥、空中单杠、勇登天梯、高空攀岩、软梯等7个空中项目,以妙趣横生为特点的信任背摔、智运圆桶、救生墙、盲人方阵、七巧板等十余个场地项目,以磨炼意志为目的的生命之旅、孤岛求存、真人CS枪战等野外项目,实现了游、娱、玩、学的完美结合,成为了生态园一大新景点,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体验。
  • 地址:丹阳市云阳镇大圣眭巷村50号
  • 五柳堂
  • 介绍:五柳堂位于市区演军巷,是明清民居建筑群。建筑群延续明、清及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代表着镇江古民居的特点和风格。院中五棵柽柳与五柳堂寓意相呼应。五柳堂前后共七进平房及一座藏书楼,现原地保护三进平房和一座藏书楼。第一进为楠木厅,第二进为斜厅,第三进为阁楼厅,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式平房。楠木厅系明代建筑,梁架、立柱均为楠木,梁架用才硕大,立柱呈棱柱状,顶部有卷刹,做抬梁,次间山面无脊柱。这种宋元遗制实例甚是可贵。斜厅建于清代前期,整个屋身斜形而立,与楠木厅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颇具个性。阁楼厅与斜厅依回廊相连,东西间附建阁楼,颇为独特。藏书楼亦名游经楼,两层,取陶潜诗“游好在六经”之意,建于民国,为陶蓬仙藏书、写作之处,他曾在此编纂《润州唐人集》等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五柳堂宅主陶氏,祖居江西浔阳,后迁居镇江,凭“络丝”手工劳动逐步发展成江绸业巨擘。陶氏系五柳先生陶潜之后人,故题“五柳堂”堂名以示对先人的尊崇之情。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演军巷16号
  • 金山
  • 介绍: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距离镇江市中心仅3公里。原先是长江中心的一个岛屿,后来长江北移,清光绪末年金山与南边的陆地相连。景区分东边的金山寺和西边的中冷泉两大块,中间由一泉路隔开,金山寺是主要景点。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约公元320年),寺庙的殿宇楼台全部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山门朝西,主建筑东西走向分布,游览寺庙的过程也是攀爬金山的过程。大雄宝殿围雕花白石栏杆,覆金色琉璃瓦,十分气派。沿大雄宝殿后的台阶而上,还能见到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妙高台。金山寺登高看景有两处好地点。一处是始建于南朝齐、梁时代,重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慈寿塔,塔高7层。另一处是金山山顶的留云亭,又叫江天一览亭,亭中石碑上写着“江天一览”,为后来亭子重建时曾国藩按照当年康熙登临此处的题词所刻。登上此两处,能俯看金山寺全景,远眺镇江城,而北面的金山湖让人依稀联想到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场景。山上慈寿塔西北的一个角落里有天然石洞法海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苦修的地方。这位高僧德高望重,而《白蛇传》中法海的负面形象其实是后人塑造的。金山北侧山脚则有白龙洞,洞深处的石缝很细很长,据说白娘子便是化成蛇从这跑走的。山脚临湖的一侧还有现代重建的御码头,以前金山还在长江中央时,康熙、乾隆都从这登陆。金山寺另有西侧的郭璞墓,西北侧纪念岳飞的七峰亭,东边原来藏手抄本《四库全书》现为新建的文宗阁,与文宗阁相邻的介绍金山寺历史和传说的金山文化博览园等景点。金山寺西侧的中冷泉那一片东南部是百花洲公园,西北部是中冷泉公园,两个公园中间是湖。百花洲公园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绿地公园,可看性不强。若要去中冷泉公园,一种方法是沿着木头栈道步行前往;另一种方法是进金山大门走200米,有游船码头,坐游船去中冷泉,船会穿过一泉路上的桥洞。中冷泉比较神奇,以前在长江中央,后来随金山与陆地相连,因位于金山的西南面,也叫南冷泉。唐代刘伯刍将它评为天下第一,所以又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护栏围住的一方泉水中现在仍能看到冒上来的一串串水泡,说明还是活水,可惜受环境污染影响,已不能直接饮用。泉水周围像芙蓉楼这样的茶楼,因去的游客少而生意冷清。在金山寺山门前的佛教广场,每年12月31日会举办盛大的撞钟祈福活动,届时广场上有文艺表演,到了零点铜钟会被撞响。每年6月-8月,金山会举办荷花展,从金山大门口往长江路方向有大约200米的步行道,可免费看到荷花。金山寺北面围绕金山湖建成了公园,不属金山景区,但因为紧邻,也可以过去看看。湖边有一段有沙滩;湖上可以划船,湖东有金山湖风景区游船码头,游船会带你绕湖一圈;湖西有供小孩子玩的游乐园;湖西北还有金山湖水上高尔夫。最美妙的是在金山湖湖面能够看到金山寺与慈寿塔的倒影。金山寺山门前有一家佛印居素菜馆,可吃素斋,是点菜的形式,楼下点单、付钱,楼上用餐。金山周边有不少当地特色餐馆,可以尝尝镇江“三怪”,肴肉、香醋、锅盖面。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西路62号
  • 报恩塔
  • 介绍: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秦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 地址:镇江市南岸的涂山之麓
  • 芙蓉楼
  • 介绍:坐落在金山西侧,1992年重建,占地千余平方米,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等建筑组成,呈重檐歇山式造型,江泽民同志题写楼名。芙蓉楼因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而名扬中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游人在这里将得到思绪的感染和情操的升华。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一泉路 ?
  • 南山
  • 介绍:南山风景区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由招隐景区、竹林景区、鹤林景区和文苑组成。景区内山峦起伏,竹林掩映,花鸟相谐,堪称美景。南山在今天似乎不及金山、北固山出名,但自南北朝起,却是无数文士名流的居住和游览胜地,因为相较于前两者的喧闹与繁华,幽雅宁静是它最大的特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都是在此编著而成。骆宾王、王昌龄、苏东坡,康熙、乾隆等数百位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均先后留下了讴歌南山的华章。今天镇江号称“城市山林”,就是北宋著名画家米芾在观赏南山之后的题词盛赞。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竹林路98号
  • 昭关石塔
  • 介绍: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又因其外形像一只瓶子,故又称“瓶塔”。相传为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姻时所建,当年称之为“石瓶”。其实它建于元末明初。昭关石塔是喇嘛式的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形的台座,下面可以通行人马。它横卧在小街中间,给这个临江小镇增添不少古朴的雅趣。石塔即建于这个台座上。塔高4.69米。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皆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迭成,须弥座上为覆莲圆座和扁鼓形塔身。再上有13圈带形浮雕,象征13层天,上置法轮和圆形仰莲小座,轮上刻有“八宝”,其上便是塔顶。石塔台座的东西两面横额上有相同的刻字,左右分别镌刻着丹徒、镇江的知县、知府等题名。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利商街与西津渡街交叉口东南100米
  • 御碑亭
  • 介绍: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其文曰: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风景区
  • 吸江楼
  • 介绍:吸江楼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间翻建为楼。楼高两层,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又名四面佛亭。吸江楼位于焦山山顶(东峰绝顶处),晨观日出,夜赏月色,目送碧空尽头的孤帆远影,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登楼有感道:“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与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堪称异曲同工。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公园内
  • 万佛塔
  • 介绍:坐落于焦山东北峰,塔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塔内计供有一万零四百陆拾二尊佛菩萨。万佛塔为仿明清风格古塔,高七层42米,七级八面,四周以塔院相围,设东西门厅,南北碑廊。上有天宫,下有地宫,朱栏碧瓦,彩绘飞檐。白日如一柱擎天,入夜则从天宫中射出八束光柱,其势蔚为壮观。焦山初无塔。元大德二年(1298)江浙佥省周文英渡江时为大风所阻,遂祈祷发愿道:如能平安渡江将于此建塔。少顷,果然风止安然渡江,周即捐资建塔于西峰,历时九年而塔成。惜明初毁于倭乱,迄已500余载。定慧寺方丈茗山长老为佛弟子礼佛之需,同时也基于方便长江航运及为家乡增添新景观的考虑,于1995年发愿建塔。茗老不顾八旬高龄,奔波于海内外,四方化缘,筹集资金,终于1998年5月奠基,次年9月落成。欣喜之际,茗老作诗赞道:浮图高耸七层楼,八面风光满目收。一塔摩霄临北斗,双峰如柱砥中流。十方弟子来朝觐,历代游人竟旅游。夜放光明照江面,永留胜迹在山头。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风景区内
  • 天下第一泉
  • 介绍:当年江水西来,至金山分为三泠:南泠、中泠和北泠。泠者,水曲也。第一泉位于中间水曲之下,故名“中泠”。唐代张又新《水记》和刘伯刍《水品》都称中泠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唐代名士刘伯刍还曾分天下名泉为七等(镇江中泠泉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苏州虎丘泉水第三,丹阳观音泉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泉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为第七)。第一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末与金山同时登陆后一度迷失。清同治八年(1882)再现,光绪镇江知府王仁堪遂筑池种荷植柳,并亲题“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中泠泉水色如翠玉,醇厚甘洌,“盈杯不溢”,名贵而神奇。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公园内)
  • 救生会
  • 介绍: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每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动魄。唐天宝十年(722),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风涛,连艄公在内的46名渡客无一生还。明万历十年(1582)的一阵狂风竟摧毁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由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军事地位,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宋代,统治者更是将镇江视为漕运咽喉。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代后期,镇江和扬州的绅士发起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会事宜。那时的救生船漆成红色,俗称红船。桅杆上醒目地挂上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因为连年战火,民生凋敝,救生会遂无以为继,渐渐显得力不从心。1923年,镇江与扬州士绅再次联手,成立了普济轮渡局,并购买了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大大减少了事故的隐患。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救生会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镇江救生会从宋代开始创设,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间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可谓举世无双。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口一条街(观音洞对面)
  • 金山寺
  • 介绍: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的金山上,是金山的主要景点,距离镇江市中心仅3公里。原先寺庙与金山一同立在长江中心,后来长江北移,清光绪末年寺随金山一同与南边的陆地相连。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约公元320年),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在这主持水陆法会,于是金山寺成了水陆法会的发源地。寺庙的殿宇楼台全部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最吸引人的是许多民间故事,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都发生在这。寺庙山门朝西,游览寺庙的过程也是攀爬金山的过程。主建筑东西走向分布,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山门的牌匾上“江天禅寺”四字为清康熙皇帝御笔。大雄宝殿周围围着雕花白石柱,金色琉璃瓦覆顶,在周围一片黑色、青色的屋顶间格外显眼,非常气派。大雄宝殿再往上,便是去登顶金山了。上面有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赏月的妙高台,立着7块乾隆御碑的夕照阁等景点。而很多网上介绍、游记里提到藏有金山“镇山之宝”的观音阁,那“四宝”周鼎、东汉铜鼓、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给金山寺的玉带,文徵明画的金山图,普通游客根本是看不到的,观音阁中无非陈列着一些菩萨塑像而已。金山寺登高看景有两处好地点。一处是离观音阁不远的慈寿塔,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齐、梁时代,现在看到的塔是清光绪年间为慈禧贺寿而重建的,塔下还刻着“天地同庚”的贺词。塔高7层,登到塔顶可以俯看整个金山寺,往西南可以看到镜天园里用绿化做的超大“禅”字,往西可以远眺长江上的润扬大桥,往北则可以看到金山湖,故事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情景仿佛依稀能感受到。另一处则是金山之巅的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亭中石碑上的字是后来亭子重建时,曾国藩按照当年康熙登临此处题写的“江天一览”而刻。法海洞也在山上,慈寿塔西北的一个角落里,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曾在洞里苦修,洞中供着法海雕塑。这位高僧德高望重,而《白蛇传》中法海的负面形象其实是后人塑造的。看完这些景点后就可以下山,绕到金山北侧,后山的山脚,模仿苏东坡玉带的样子建的玉带桥边有一白龙洞,洞口附近立有小青、白娘子塑像。洞深处有很细很长的石缝,人不过去,据说一直通向杭州西湖,当年白娘子便是变成蛇从这跑走的。山脚临湖的一侧还有御码头,以前金山还在长江中央时,康熙、乾隆都从这登陆,不过现在看到的码头和牌坊都是现代新造的。金山寺另有西侧的郭璞墓,西北侧纪念岳飞的七峰亭,东边原来藏手抄本《四库全书》现为新建的文宗阁,与文宗阁相邻的介绍金山寺历史和传说的金山文化博览园等景点。金山寺香火旺盛,平时香客络绎不绝,每年12月31日还有盛大的撞钟祈福活动,在山门前的佛教广场举办,届时广场上有文艺表演,到了零点铜钟被撞响,游客在此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如意。想吃素斋的话,寺庙山门前有一家佛印居素菜馆,楼下点单、付钱,楼上用餐,是点一盘盘菜的形式,米饭也要钱但量很足。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上
  • 焦山行宫
  • 介绍:焦山行宫是清乾隆皇帝南巡时下榻最多的地方。据《焦山志》载,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焦山的山水。他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五次入住焦山,并留下大量的诗词楹联匾额。"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曦之,偃卧东床坦其腹……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就是乾隆皇帝对焦山真山水的高度评价。
    据史书记载,焦山行宫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成,有焦山行宫、东行宫、上行宫三个部分,因战火先后被毁,现焦山行宫是在自然庵和五圣庵旧址上改建而成,为典型的江南小庭院,有船亭、北极阁、黄叶楼、梅花楼、画禅山房、文殊阁、梦焦山仙馆、观澜阁等建筑,空间布局独特,层次富于变化,呈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群。植物配置均采用传统的配置艺术手法,以松、竹、梅构成"岁寒三友"景观,以桂花、玉兰、海棠、迎春形成"金玉满堂"景观,面积不过二千平方米,却有竹园、桂林,布置得十分紧凑、典雅。?
  • 地址:镇镇江市焦山公园内
  • 焦山古炮台
  • 介绍:焦山古炮台位于焦山东侧的山脚下,与南岸的象山炮台遥相呼应。焦山炮台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坚固异常。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站在古炮台前,耳畔仿佛仍回响着隆隆的炮声和惊天动地的呐喊,令人深思,令人肃然。炮台始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务,决定筹建焦山炮台,与象山、江都都天庙等处炮台成犄角之势。1842年,英军发动了扬子江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曾遭到焦山炮台守军应用的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守军,面对七十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躯。英俊攻陷镇江时,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问中热烈赞扬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也是镇江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风景区
  • 定慧寺
  • 介绍:定慧寺为焦山名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快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艺术高妙,国内少见,加上殿堂三尊金碧辉煌的大佛,更显得大殿气宇轩昂。康熙帝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寺庙名胜众多,乾隆皇帝也曾亲临此地,留下御碑亭、观澜阁等景观建筑。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南麓
  • 慈寿塔
  • 介绍:慈寿塔位于山顶,是金山标志。高约三十六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顺着内部旋式木梯可直登塔顶。俯身栏杆,镇江城尽收眼底,可见大江浩荡东去,群山逶迤入怀之雄伟气势。慈寿塔下,有金山寺镇山之宝-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背景知识: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始建造于齐梁时期。金山原有双塔,明初俱废。1472年日本画僧雪舟登临金山,所绘《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上有南北相向的两座宝塔。明穆宗隆庆年间寺僧了明于北塔旧址重建一塔,名之慈寿塔,清咸丰年间此塔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金山寺住持隐儒经五年奔走,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资助下终于一了建塔心愿。时年恰逢慈禧六十寿辰,刘坤一遂在慈寿塔外花墙上刻上湖南八龄童李远安手书“天地同庚”四个大字以示贺寿。宋代王安石曾在《金山》诗中赞道:“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风景区内
  • 白龙洞
  • 介绍:白龙洞位于金山北麓,洞中有白娘子和小青的石像。相传此洞可直通杭州,当年许仙被法海带上金山后便是从这里潜行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的。《金山志》有记载说:“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
  •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公园内)
  • 喜客泉
  • 介绍:喜客泉 与茅山齐龄的喜客泉,位在大茅峰西北麓,盘山公路?句曲桥右侧,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列茅山十九泉之首。二00三年初正式对外开放。泉周以片石砌成,直径2~3米,游人行至泉边,鼓掌几下,顿见泉内水珠上涌,状似翠岭吐玉,又如客临泉喜。宋代尤袤诗“幽泉见客喜”,元代吴全节诗:“万珠寒涌碧琉璃,山色天光堪一池”,明代陈沂诗:“池上一鼓掌,池下泉四溃。间喧?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我才方肺渴,掬取聊一溉。”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剧《中国泉》中迎客泉即指此泉。
  • 地址: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大茅路茅山景区内
  • 铁塔
  • 介绍:铁塔位于北固山后峰,原为石塔,唐宝历元年(825)李德裕所建,又名卫公塔,距今已有逾千年历史。乾符中(874-879)遭火毁,宋熙宁年间重建为铁塔。明万历十年(1582)海啸,铁塔倾倒,重修时改为七级。清同治七年(1868)和光绪十二年(1886)先后两次遭遇狂风疾雷。现存塔基及残塔四层,高约8米,塔座及一、二层是宋代原物,余为明代所铸。铁塔呈楼阁式,八角形,塔身八面四门,每面都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和飞天造型。第四层塔身上有铭文,铸有“奉政大夫”、“承直郎”、“文林郎”等明代文官称谓。塔基须弥座上还铸有云水纹、莲瓣和二龙戏珠等图案,形象生动,呼之欲出。1960年5月铁塔整修过程中,对塔基进行了发掘,共出土文物2576件,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其中李德裕所撰《重瘗禅众寺舍利题记》最有价值。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后峰